公务员考试常识备考技巧:历史上的今天8月第九讲
考点三 选官制度
一、中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
(一)世官制:以血缘关系为依据的官职世代相承袭的制度。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以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二)察举制:汉代实行察举制和征召制,主要是选拔孝廉。察举制由西汉武帝创立,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东汉逐渐被地方豪强所垄断。
(三)九品中正制:魏文帝创立,其特点是由中央选任“中正官”对地方士人进行品评,依据家世和行状(品行才能)来评定品级,分上、中、下三品,上品又分上上、上中、上下……共九品。
创建之初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决定任用。后演变成依据门第和族望评定,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四)科举制
1.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
2.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3.唐贞观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破格用人,注重发展科举制度,创立“自荐求官”的制度,武则天时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许多有才能的庶人,被破格录用,政治经济都持续发展。
4.北宋时期: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增加。
王安石变法:改革考试内容,废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5.明清:实行“八股取士”,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释经观点,答卷的文体为“八股文”。
6.1898年清末百日维新中废除了“八股取士”;1905年,在新政中废除科举制。
7.明清科举简表
内容 | 院试 | 乡试(秋闱) | 会试(春闱) | 殿试 |
考场 | 学政巡回案临考场(府、县) | 京城和各省城贡院(省城) | 京城贡院(礼部) | 皇宫 |
主考人 | 各省学政 | 中央政府特派官员 | 钦差大臣 | 皇帝 |
参加者 | 童生(儒生) | 生员和监生 | 举人 | 贡士 |
中者名称 | 生员(秀才) | 举人 | 贡士 | 进士 |
日期 | 三年之内两次 |
子卯午酉年八月, 桂榜 |
乡试次年三月,杏榜 | 会试同年四月,金榜 |
第一名 | 案首 | 解元 | 会元 | 状元(二三名为榜眼、探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