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考人生 > 社会新闻 >
公务员不再是“铁饭碗” 专家吁公众理性对待
2012-01-02 14:54  中国青年报 点击: 载入中...

   近日,江苏省溧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则公告出现在媒体上。公告中,溧阳市交通局公务员陈彪因长期不上班而被辞退。另据媒体报道,5年来江苏全省共有2000余名公务员受到处分,200人被辞退。

  与此同时,在前不久结束的2012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笔试中,17941个招录职位,共吸引了报名考生约97万人。

  为何这么多年轻人热衷于当公务员?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公众应当如何理性对待公务员职业?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就相关话题专访了任文硕。

  聘任制将让公务员“有进有出”

  中国青年报:目前,很多地区都在尝试公务员聘任制。这一制度的发展状况如何?

  任文硕:目前,在上海、深圳等地已经进行了部分聘任制试点。比如,上海的执法类公务员中就有部分岗位是聘任制。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我国行政工作人员的来源、选拔机制,进而影响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行态势。仅停留在试点阶段是出于谨慎考虑。任何一项新制度大面积推开一定会遇到各种问题,不可能一经面世就完美无缺。公务员聘任制也是如此。在小范围内试点聘任制,是为了给制度的发展、完善提供缓冲时间。在试点中发现成功经验和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正,有利于政策正式出台。

  中国青年报:您认为公务员聘任制是未来改革的一大趋势吗?

  任文硕:我认为是。这些年来,我国公务员队伍的管理模式一直在变化。从国家长远发展、公务员队伍整体建设的角度考虑,“有进无出”不利于激发行政管理者的活力。因此,通过聘任制的竞争机制激发公务员队伍的思想活力、工作激情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目前,公务员招录中比较受质疑的仍然是流出率低的现象。流入渠道即录用过程公众是看得见的,但是流出渠道是看不见的。公务员被辞退的现象是很少见的。即使发生了,也大多因为个人受到处分、工作中违反规范等原因。因为管理考核不合格被辞退者则少之又少。这样一来,公务员这一职业就成了很多人眼中的“铁饭碗”,成了一劳永逸的理想职业。

  但在聘任制的操作过程中,人员的流入和流出都是敞开的。你工作表现好就留下来,表现不好就被辞退。引入竞争机制更有利于为公务员队伍输送新鲜的血液。但这一制度需要谨慎地推进。公务员群体的本质是国家公职人员,因此对其选拔和管理不能完全进行市场化操作。我觉得未来最可能的模式是寻找一个良好的比例:即在合适的岗位配备合适数量的聘任制人员。既不影响公务员团队和国家的整体稳定性,又能注入竞争意识,这才是聘任制应当达到的目的。

  中国青年报:聘任制的引入对广大考生有何指导意义?

  任文硕:抱着一劳永逸、一毕业就找个终身“铁饭碗”心态的考生必须调整一下思路了。考生对于公务员队伍的未来改革、发展趋势应当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国家政策从最初制定到最终传导至公众,必然会有时间的滞后。但既然已经预计到大趋势的存在,很多考生就必须重新考量:我是否能适合这一职业?我是否打算将公务员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2012年公务员考试课程表
2012年国家公务员面试起飞套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