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时政热点 >
时事评点:招商很重要但不应压倒一切
2012-04-30 17:20  新浪评论 点击: 载入中...

   近期,有媒体披露,四川的一些公务员因为无法及时给富士康公司招到工人,只能自己去企业上班。这是因为,早在2010年,四川在引入富士康这个中西部迄今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时,当地政府除了给予税收上的优惠,还承诺帮助企业招募一线劳工。不过,后来的情况是,招工远比想象中难。为了完成对企业的承诺,当地政府便将政府公务员为富士康招工的任务列入了工作考核,并规定一旦无法完成规定名额,不但要扣罚工资,还要自己进去顶工,工作半个月,才算完成一个名额。

  政府直接负责替企业招工,这样的情况乍看起来似乎很让人诧异,但如果对过去三十余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有过一定认知的人,一定不会对此感到太陌生。在很多观察人士看来,中国经济获得腾飞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政府对招商引资的积极介入。改革开放之后,经济改革释放了民间活力,也修正了政府官员的激励机制,原先的“革命”思维开始导向“发展”思维,阶级斗争开始让位于经济发展,对于官员来说,任期内经济上的增长成为获得升迁的核心引擎。

  对于改革之初的中国而言,除了劳动力和土地之外,其他几乎一无所有,要想实现经济上的飞跃增长,吸引外资乃成为一个不二选择。而为了更大程度地吸引外资,当地政府往往热衷于申报经济开发区、工业开发区,并乐意为入驻企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年的免税政策。凡此种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东部沿海,几乎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只是到了近年,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的普遍上涨,以及东部发达地区开始推进产业升级等因素,类似于富士康这样对劳动力数量有极大需求的代工巨头,开始逐步向中国的内陆地区迁移。之前的河南郑州,湖北武汉,以及这一次引发关注的成都,都因为引进富士康生产制造基地,而令当地官员兴奋异常,乃至夜不能寐。

  值得一提的是,在劳动力日益紧缺,以及内陆省份对经济发展极端渴求的背景之下,当地政府对于入驻企业的“周到服务”较之过去的东部沿海省份,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如前面提到的,当地政府除了承诺税收上的优惠,还提供免费宿舍、班车和招聘工人,甚至,如果富士康的高层到访,到机场迎接的常常是当地省市一级政府的一把手。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