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招考资讯 >2019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故宫首次晚间开放

2019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故宫首次晚间开放

2019-03-26 14:38  |  华图在线  |  责编:何妍 点击收藏

  故宫首次晚间开放

  热点概况

  “北京日报”微信公号2月17日消息,2019年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故宫博物院将连刷三个首次,成为京城“最亮”景点——建院94年来首次举办“灯会”,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较大规模点亮,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公众开放。

  届时,观众漫步宫墙上观灯,听中央民族乐团现场演奏和畅音阁里传来的戏曲声,赏投影在金色琉璃瓦上的《千里江山图卷》等绘画作品。即使不入宫的人,也可以看千米红灯“点”亮城墙。

  故宫介绍,此次“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作为“紫禁城里过大年”系列展览活动的延续,目的是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心理需求、情感需求,更好地阐释“传统节庆”这一充满团圆幸福感的话题,让公众能感受到博物馆里独特的节庆味、人情味。

  主流观点

  @人民日报:刷屏荧幕的文化节目、成为网红的文创产品、引发热潮的进宫活动,正是创新,让600年历史的故宫更为年轻,也让传统文化走近寻常百姓。

  @新京报:故宫“灯会”不仅对接了元宵赏灯这个古老的文化传统,把京城过年氛围烘托到一个高点,更是唤醒了公众对故宫文化想要深度了解的愿望。这无疑会有效促进人们与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互动,让古老而优秀的文化,在现代生活中拥有更高的地位。

  @人民网:博物馆热的背后,是对文化的需求,从社会到个体层面的回归,反映人们返本开新、融汇百川的文化心理。“喜看三春花千树,笑饮丰年酒一杯”“万家灯火同秋月,大地光明不夜天”,春节、元宵节这样的中国传统节日,凝聚了我们祖先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蕴藏着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智慧。而在博物馆中,触摸中国传统的文脉,并在更大层面、更广视野中思考与理解文化,无疑能在汲古纳今、融通中外的过程中,培厚文化土层,涵养文化自信。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人人都是‘看门人’。守护文物安全,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全体民众共享文物保护成果,积极投入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深度分析 (一)本质:社会大众对文化的需求,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二)关注点一:故宫首次夜间开放意义。

  1.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心理需求、情感需求,更好地阐释“传统节庆”这一充满团圆幸福感的话题,让公众能感受到博物馆里独特的节庆味、人情味。

  2.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古称上元节,是新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新春庆贺活动的延续。博物馆在这重要的节日里举办活动,能够有效增进人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有利于文化传承。

  3.故宫通过举办“灯会”,通过多形式、多方面来呈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来展示和解读传统文化,与观众的期望形成良性互动,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三)关注点二:博物馆资源如何“活”起来。

  1. 转变思维观念,从观念上摒弃“见物不见人”的利用思路,把“以物为主”转向“以人为主”。只有博物馆首先要成为教育者、服务者和传播者,才能更好地服务大众。

  2. 突出博物馆教育功能和特色。博物馆要积极承担教育、研究、保护、收藏、公示等职能,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施财政补贴制度等,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12  共2页
11
{literal} {/lit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