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时政热点:应不应当?可不可以!——关于刑法的应当与可以
在刑法的公考备考中,总会有应当和可以让我们苦大仇深,毕竟:考题千万道,做对是王道。傻傻分不清,放榜两行泪。
虽然不愿坐牢的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但是究竟哪些情形“应当坐牢”哪些情形“可以坐牢”,又有哪些“坐的久”,哪些只是“走一遭”?我们就来看看刑法当中对于刑事责任和刑罚处罚有哪些“应当”和“可以”吧。
“应当”我们可以理解成“必须”,在量刑过程中,主要针对年龄这一客观因素,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客观结果来进行量刑的应当从轻、减轻、免除等行为。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这种情形只针对行为人的年龄。
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14周岁-18周岁)犯罪、7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故意犯罪的,应当从轻减轻处罚。需要注意的是,针对未成年人我们不强调故意犯罪。因此,不论14-16周岁之间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8种情形,还是16周岁以上应当承担刑事责任,都应当从轻减轻,并且不适用死刑。但是对于75周岁来说,假如行为人是故意犯罪,此时不再适用应当从轻减轻,而只可以从轻减轻。
【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这种情形针对从犯。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行为人,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主要针对的是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包括防卫过当、避险过当、中止犯和胁从犯。
首先需要明确,不论是防卫过当还是避险过当,都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由于行为人主观方面是出于制止不法侵害或者免于危险发生,因此在量刑的过程中才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而对于中止犯,虽然也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是要看在犯罪过程中,中止犯在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后,有没有真正造成损害: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因此,针对中止犯我们要在确定结果的基础上判定正确答案。
最后,对于胁从犯,因为犯罪行为是被迫进行的,因此在按照其犯罪情节进行量刑时,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