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招考资讯 >公务员丨【历史上的今天】十一月第四讲

公务员丨【历史上的今天】十一月第四讲

2019-05-30 16:57  |  华图在线  |  责编:许岩 点击收藏

  《历史上的今天》2018年11月大事记第4讲!2018年11月15日,李大钊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 必是赤旗的世界”100周年!关于李大钊的相关知识,常识已经考过很多次,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相关的重要知识,快来学习起来吧!

  第四讲 2018年11月15日,李大钊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 必是赤旗的世界”100周年

  【热点链接】

  1918年11月15日,北京大学在天安门举行演讲大会。李大钊作题为《庶民的胜利》的演说。李大钊的演说是根据协约国战胜同盟国是“公理战胜强权”的观点而发。李大钊认为,取得这次战争胜利的不是协约国的武力,而是人类世界的新精神;不是哪一国的资本家的政府,而是全世界的庶民,胜利是“庶民的胜利”。这篇演说发表在1919年1月的《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上,同期还发表了李大钊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的观点,热烈赞扬俄国十月革命,预言:“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出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真题回顾】

  2016-河南-17. 下列哪一组人物不是师生关系?

  A. 杨昌济与毛泽东

  B. 康有为与梁启超

  C. 陈独秀与胡适

  D. 章太炎与鲁迅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近现代人物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胡适与陈独秀同为北京大学教授、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不是师生关系。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杨昌济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期的教员。

  B项:康有为是梁启超治学和从政的导师。

  D项:章太炎是鲁迅青年时期的老师。

  2015-吉林甲-5. 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副对联最有可能出自:

  A. 洋务运动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戊戌变法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

  第二步,根据题干关键词“白话通神”和“古文讨厌”可知对联作者推崇白话文、反对古文的态度,这符合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洋务运动,是以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于19世纪60到90年代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前期口号“自强”,后期口号“求富”。

  B项: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于中国农历辛亥年发动的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C项:戊戌变法,是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于1898年发动的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改良运动。

  D项:新文化运动,是陈独秀、李大钊等,于1915年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治与愚昧。

  2014-北京-16.“新思潮的精神是一种评判的态度。新思潮的手段是研究问题和输入学理。……新思潮对旧文化的态度,在积极一面是反对盲从,是反对调和,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做整理的工夫。新思潮的唯一目的是什么?是再造文明。”下列历史事件中,体现新思潮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史。

  第二步,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根据“评判”“对旧文化的态度”等关键词可知,体现新思潮的是新文化运动。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项: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的政治改良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C项: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至1912年初发生的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2012-安徽-22.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大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新青年”杂志的创办

  B. 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对内战的学生爱国运动

  C. 新三民主义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础

  D. 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

  第二步,《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创刊,陈独秀主编,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是该刊的纲领性文章。它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敬告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

  因此,选项A选项。

  B项:一二·九运动爆发于1935年12月9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的大规模学生爱国抗日救亡运动。

  C项: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础,第二次国共合作是由于民族矛盾上升为我国主要矛盾。

  D项: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我党领导的又一次武装起义。

  【知识拓展】

  一、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主要阵地:《新青年》 北京大学

  代表人物: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等

  倡导思想:民主与科学

  原因:尊孔复古的逆流

  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运动口号:“德先生和赛先生”,“德先生”指的是“Democracy”(民主),“赛先生”指的是“Science”(科学)。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四个提倡、四个反对: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二)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 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在“冀察政务委员会”计划成立的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1万余人又举行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之后,天津学生又组成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人民中间宣传抗日救国。杭州、广州、武汉、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相继举行游行示威。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来到。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三)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到90年代

  性质: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领导阶级派别:地主阶级洋务派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背景:清朝统治面临内忧外患的巨大危机

  结果:失败

  影响: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旗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央代表:恭亲王奕訢、文祥

  地方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代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四)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生前对其“三民主义”思想作出的最后一个版本的修正,是孙中山晚年联俄联共、扶助和依靠农工的思想体现。但由于其中涉及中国国民党联合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加之孙先生逝世后两党交恶,所以两党对此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说法,并且争议保持至今。

  提出时间:1924年

  核心:民族,民权,民生

  创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民族主义:提出具体反帝斗争要求,认清了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关系,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危害。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内容演变成排满兴汉→反满贵族→明确反帝斗争。

  民权主义:强调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即强调它的人民性、群众性。“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这样将资产阶级民权政治与反帝民族主义斗争相结合,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和飞跃。

  民生主义:“中国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更新解释了“平均地权”,提出了新的方针。

  123  共3页
标签: 公务员    时政热点    
11
{literal} {/lit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