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关注 > 事件 >
澳门公务员均在内地接受轮训
2009-12-23 13:55  未知 点击: 载入中...

  对未来特区的世界遗产保护和文物保护我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澳门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有所提高,政府对文物保护的重视每年也在加强。

  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把它做得更好并且传给下一代,这应该是澳门全体市民和特区政府的目标。

  黄伟麟:无论做什么都要立足澳门

  这十年证明,澳门没有对土生葡人持一种不公平的态度,相反给予了特殊照顾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山旭 | 澳门报道

  内地人之于黄伟麟的印象,是澳门“唯一”的歌手。今年,他参选立法会时很多澳门人也有疑问:他不是歌手吗?怎么会懂政治呢?

  其实70年代出生的黄伟麟曾有超过15年的公职人员经历,他甚至以专业界别成为第二届、第三届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

  从小梦想成为歌手的黄伟麟,却像其他土生葡人那样,按部就班地进入政府成为一名公务员。直到回归的到来,让他的歌手梦得到更多鼓励。三年前,他选择离开政府,正式成为一名歌手。

  葡文名为MIRO的黄伟麟今年参选虽然并未成功,却代表了两个努力的开始---过去澳门立法会几乎没有演艺界人士;同时,这次参选是他和许多土生葡人朋友商量的结果,他们觉得,应该在这样一个平台里有代表新一代土生葡人的声音。

  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在1999年前曾经离开,不过终又回到澳门。黄伟麟说,对于土生葡人来讲,这里才是真正的家。

  从教堂出来去土地庙

  我小时候生活在氹仔,家在嘉谟圣母教堂旁边。那里住了十几户葡萄牙人,是一个小的葡萄牙人聚居地。

  那时我没有中文名字,上的也是葡语学校,朋友也几乎都是土生葡人。我们这样的孩子小学或初中毕业就可以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和华人不一样的还有宗教:我一出生就接受了天主教洗礼。每到平安夜,爸爸就带我去嘉谟圣母堂做弥撒,牧师举着耶稣像,我们逐一亲吻过耶稣像的脚。

  爸爸曾是军人,在40年代末从葡萄牙派驻到澳门,后来当警察。他小学文化,也没有特殊的家世。回归前,葡人虽然并不是都富裕,但因为语言的缘故几乎都在政府里工作,所以收入比较稳定。

  不过,我妈妈是广东人。所以我经常跟爸爸从教堂出来,就跟妈妈去拜土地爷。

  我妈妈很喜欢听广东歌,爸爸也是个超爱听音乐的人。他的黑胶唱片全都按分类摆放,井井有条。我12岁时妈妈去世了,爸爸要工作,不可能整天在家陪我,家里也没有兄弟姐妹。我自己就会翻开这些唱片,可以说音乐陪伴我长大。虽然说不好中文,我却可以跟着唱片唱广东歌。

  十六七岁时,我看到澳门和香港的歌手同台演出,但澳门歌手唱的也是香港歌。于是就想,我要站在台上唱澳门自己的歌。

  我跟爸爸讲了我的想法。过了一段时间,他问我是不是放弃了?我说真的不知道从哪做起。他就问我,有没有想过怎么做?会出唱片吗?我说可能吧。他问出唱片有几首歌啊?我说不知道。他问封面你想过吗?我说没有。

  爸爸就说,你做一个梦想档案,把这些东西具体化,用图画或者其他办法让我们都能看见这些东西。我还记得他那时跟我讲迪士尼先生的故事:他一直想盖一个很大的乐园,但这个乐园建成时,他已经去世了。他太太却说:一点没有遗憾,因为我先生是世界上第一个看见这个乐园的人。

  后来在1995年,我出第一张唱片的时候,发现我实现的东西跟我的梦想档案有80%以上吻合。所以,有梦想就要敢于付诸行动。当然,需要有好机会。我觉得澳门回归就给我带来了这样的机会。

  曾给何厚铧做记者会翻译

  大约在1988年,我高中毕业。正好政府开了一个语言学校,相当于大学学历。我因为小时候就接触广东话,所以就上了语言大学。

  那时之所以办这个学校,是因为澳葡政府觉得《中葡联合声明》后与中国的交往越来越多,需要大量翻译,他们想用三四年时间培训一些翻译人才。为吸引大家去上学,每个月还给4000澳元补贴。

  澳门有别于香港,香港很早就有双语制,但澳门的葡人不讲中文,华人学校则以中文教学,两个群体接触、交流都很少,双语人才非常缺乏。

  语言大学每年只开两个班:中文班和葡文班。来自葡语教学系统的人学中文,中文教学系统的人学葡文。每一班15人,这样4年后就有120人为政府服务。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2011年公务员考试课程表
一周资讯排行
本月资讯排行
华图网校命中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