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5年时政热点:多元助力从“楼的社区”到“人的社区”

2015年时政热点:多元助力从“楼的社区”到“人的社区”

2015-07-09 09:13  |  半月谈  |  责编:钟鸿松 点击收藏

  探寻新文明:重建美丽乡村共同体

  ——问需于农:新型农村社区再调查(下篇)

  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中,一些同质化的农村社区弱化了传统村落布局特点、农民生活习惯特性和乡村文化特色,斩断了乡村历史人文传承的根脉,企图用城市文明覆盖乡村文明。

  探寻新乡村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就要留住乡愁,做足乡土味道,嫁接乡土文化和现代文明。要将新乡村打造成农民的生活共同体、道德共同体、快乐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让新乡村社区既是栖身之所,更是心灵家园。

  改变习性:重建新乡村生活共同体

  半月谈记者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三里河街道管理村采访时,发现这个村里竟然有县级以上机关才有的机构——“精神文明办公室”。一个小小村庄为何还要设立“文明办”?

  管理村“文明办”主任刘秀明告诉记者,这些年村民生活富裕了,全都住进了楼房,但脑袋“空”了,经常会看见有人从窗户往外扔垃圾,有人彻夜在路灯下面打牌赌博,还有人经常和邻居发生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农民的文明素质必须有专人管、有专门机构管,最后村里决定成立‘文明办’。”

  管理村党支部书记刘元征介绍,村里每年于重阳节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对评选出的优秀村民披红挂花隆重表彰,用身边典型来带动村民文明素质提高。

  生活空间发生变化后,农民传统生活方式亟待推陈出新。江苏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经济合作社副社长蒋志兵说,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是上下班制度,生活有规律,业余时间多;过去老人通常住平房、烧柴火,现在坐电梯、烧煤气;过去是左邻右舍之间的矛盾纠纷多,现在是楼上楼下之间因生活琐事吵闹的多。

  针对此,永联村开办“老年大学”“社区学校”“村民夜校”等,进行如何使用煤气、乘坐电梯、装修住房、养生保健等培训,尽快让村民学会像城里人那样生活。

  “眼下,永联农民基本实现了向市民的角色转型,在景观河里洗拖把、绿化带里种小葱、挤占公共楼道、随意停放车辆、楼上抛甩垃圾等行为减少了,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向着信息、知识、思想、审美等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呈现出差异化、个性化的特征。”永联村党委副书记吴惠芳说。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5年时政热点:多元助力从“楼的社区”到“人的社区”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34567  共7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