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综合 > 2016省考面试综合备考:互联网时代民族音乐如何求生求新求变

2016省考面试综合备考:互联网时代民族音乐如何求生求新求变

2016-05-31 14:55  |  光明日报  |  责编:郭磊 点击收藏

  到今年5月份,达比亚乐团成立刚好满两年。这个来自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的少数民族乐团结合本民族特色,创新改编演绎了多首本民族音乐作品,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吸引了不少大山以外的“粉丝”。

  2016省考面试综合备考:互联网时代民族音乐如何求生求新求变

  如今,互联网的影响力已深入少数民族聚集的大山深处。怎样结合现代人的习惯创作出有传播力的民族音乐作品?又如何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展民族音乐?这些问题,达比亚乐团团长江晓春等民族音乐人一直在思索。

  不少民族音乐面临失传困境

  内地知名作词人、音乐唱作人崔恕每年都会到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聚集地采风,曾经一次在丽江纳西族的经历让他深感痛心。“一位民间老艺人演唱的纳西族歌曲,旋律优美动人,可问及周围的年轻人却都说‘几乎不唱这类歌’。”崔恕遗憾地说。

  不久前,在由云南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咪咕音乐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七彩音乐之旅——寻找民族音乐DNA”旅游文化推广活动中,记者见到了多年从事互联网音乐运营的咪咕音乐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宇。她告诉记者,很多少数民族歌曲通过口头传播,以“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方式传承,导致不少歌曲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失传的困境。“尤其在互联网时代,音乐资讯越来越丰富,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淹没在海量的信息当中。”

  廖宇介绍,咪咕音乐正在尝试通过在网站上创建活动专区,以网上投票、在线直播等方式,把这些来自大山的原生态民族音乐作品展现在网友面前。“利用互联网不仅能促进少数民族音乐便捷广泛地传播,也能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强劲的活力和生命力。”

  民族音乐产业搭上网络快车

  每次录制好改编新曲的小样,江晓春都会打开微信,迅速传给几位音乐同行和歌友试听,以此方式交流经验、改进编曲。

  江晓春告诉记者,这两年,他们不断探索改编傈僳族、怒族的原始曲目,一般保留三四成原曲元素,再融入六七成现代元素进行再创作,并借助互联网数码配乐手段,以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这样的‘二度创作’对如今少数民族音乐发展颇为重要。”崔恕认为,创新演绎不仅可以让本民族以外的更多听众理解歌曲的内涵,也能进一步提升民族音乐作品的传唱度。

  但廖宇坦言,目前民族音乐在移动互联网的各类曲库中所占比例依然很少,民族音乐借助互联网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为探索互联网时代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新路径,众多音乐机构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比如,中国移动成立专业互联网音乐公司,通过与地方文化部门、唱片公司的深入合作,使平台对民族音乐人进一步开放,以低门槛、易操作的方式提升民族音乐创作者的积极性。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振旺表示,去年8月,该公司与云南省委宣传部联合推出“最云南”新媒体数字平台,以打造有故事、有温度、有品质的融媒体环境,发掘、展示、推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这类举措,都是希望借力互联网,促进少数民族音乐逐渐形成完善的产业链。”黄振旺说。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6省考面试综合备考:互联网时代民族音乐如何求生求新求变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