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综合 > 2016省考面试综合备考:互联网时代民族音乐如何求生求新求变

2016省考面试综合备考:互联网时代民族音乐如何求生求新求变

2016-05-31 14:55  |  光明日报  |  责编:郭磊 点击收藏

  数字版权保护亟须重视

  采访中,不管是江晓春、崔恕,还是从事音乐产业运营的廖宇都向记者表示,在探索过程中,“始终绕不开的话题是音乐数字版权保护”,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让这一问题越加凸显。

  “民族音乐有其特有的流传性和留存性,其市场化、商业化程度远不如流行音乐,加上大部分曲目的原作者很难考究,导致民族音乐的数字版权保护面临更大的困境。”崔恕说。

  “数字版权保护是促进民族音乐发展的第一步,也是实现其广泛传播的先决条件。”廖宇进一步解释,相比唱片等实体传播形式,互联网多终端的特点决定了民族音乐数字化传播的成本会大为下降,但如果不能及时加强版权保护,市场上将充斥抄袭、侵权等现象,民族音乐的丰富性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版权是音乐行业发展的根基。解决了版权问题,整个行业才有可能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崔恕表示,期待政府部门投入更多力量,加强政策法规的引导,助力打造优良的民族音乐产业环境,推动民族音乐借助互联网平台迅速发展。

  可喜的是,去年7月,国家版权局出台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网站不付费使用音乐作品的情况得到极大改观。这令江晓春等音乐人感到欣慰:“随着音乐数字版权保护逐渐加强,相信外界将有更多机会聆听来自我们民族的好声音。”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6省考面试综合备考:互联网时代民族音乐如何求生求新求变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