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综合 > 2016事业单位综合备考:谁来“智造”中国的未来

2016事业单位综合备考:谁来“智造”中国的未来

2016-05-31 16:52  |  经济参考报  |  责编:郭磊 点击收藏

  互联网“肆虐横行”的日子里,谈论实体经济的衰落与危机,似乎成了一种“时尚”。

  2016事业单位综合备考:谁来“智造”中国的未来

  然而,不论是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制造业回归”,还是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无不在表明一个事实:明智的当政者,从来都不会低估实体经济的地位与意义。

  不能否认互联网之于人类的价值。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社会开启了第三次技术革命。进入21世纪,互联网接过了这次技术变革的引领位置,开始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互联网+”步步深入商业、媒体、金融、交通、通讯、文化等众多领域,在创造全新商业模式、不断提高效率产出的同时,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方式。

  作为一种技术,互联网第一次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类自诞生以来最本能的需求之一:对信息的及时掌握与沟通。这也是它搅动天翻地覆的最大魔力。以经济领域为例,互联网建立了随时的联系,消解了信息的不对称,拉近了知识的鸿沟,省却了消费者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许多以往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从销售终端,物流渠道,到价格体系,它对整个企业产生冲击,对产品生产的组织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面对这股势不可挡的力量,实体经济的代表——制造业将走向何方,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工业互联网”、“工业4.0”,便是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回应。此种态势下,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双重挑战”的中国,应当选择何种道路,做出何种回应?

  有专家认为,依托互联网技术,完成制造业的智能升级,实现“智能制造”,是符合自身现实国情的正确选择。

  所谓智能制造,一般意义上是指在制造过程中,机器能够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智能活动,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取代人类的脑力劳动。

  对于经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智能制造是实现制造业升级的内在要求,是重塑制造业新优势的现实需要,更是拓宽产业施政空间的重要抓手,可谓“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核心诉求。

  不过,在利用互联网走向“智造”的过程中,有一点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那就是真正推动“技术革命”的,并非技术本身,而是产品。

  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无可置疑。从18世纪60年代起,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大机器生产在英国取代手工业,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1870年以后,电力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但是,蒸汽、电流本身并不能带来任何改变。前者需要借助纺织机及其生产的布匹、机车及其拓展的物流,后者必须通过灯泡、电机、电池、电话等等才具备变革的力量。换句话说,只有通过搭载、应用于产品,科技才能够改变生活。

  互联网同样如此。作为一种“连接”技术,如果没有实现连接,其本身就像电话线一样,并不具备任何价值。只有连接了机器与机器,连接了人与人,连接了万物,互联网才能完成自己的华丽变身。智能制造的实现,严格地说,有赖于“物联”而非互联,便在于此。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6事业单位综合备考:谁来“智造”中国的未来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12  共2页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