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新疆 > 公务员 > 招考公告 >
2012年新疆乌苏市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简章
2012-05-09 16:55  华图网校 点击:

  (二)资格审查

  乌苏市公选办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和此次公布的报名条件和资格,统一负责资格审查,审查合格者准予参加考试。报名者须如实申报和填写本人有关情况,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为确保选拔质量,报名资格审查合格人员不足10人,一般取消该职位,该职位报考人员可以改报其它职位或放弃报考。个别特殊职位的开考比例可以适当放宽。

  报名者资格审查结果和笔试事宜,在乌苏党建网(http://www.xjwszg.com)、乌苏政府网(http:// www.xjws.gov.cn)公布,资格审查合格的报考人员,按要求领取准考证,并按规定时间、地点参加笔试。

  (三)笔试

  笔试采取开卷方式进行。笔试分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项,坚持“干什么、考什么”,试题以活题和实践应用题为主,重点测试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公共科目主要测试应试者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以及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文字表达能力等;专业科目主要测试应试者对选拔职位专业知识、政策的掌握程度,特别是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打破“死”知识命题方式,创新命题思路,推行理论与实践兼备、知识与能力同存的测试新方法。笔试使用汉语答题。

  笔试成绩将在乌苏党建网、乌苏政府网向社会公布。根据笔试情况,择优确定面试人选,按照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按照1:5的比例确定每个职位面试人员(名次有并列的,并列人员一并进入下一环节)。

  (四)面试

  面试主要测试应试者的知识水平、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个性特征等领导能力素质方面对选拔职位的适应程度。面试紧贴公选岗位实际确定测评重点,分成若干测评要素赋予不同分值,突出测试考生的从政理念、施政措施和领导才能,使才当其任者脱颖而出,强化“依能力选干部,凭实力用干部”的用人导向。面试由一次面试和二次测能面试构成,使用汉语答题。

  每一面试小组考官由不少于7人组成,同一职位的面试由同一面试小组负责考试和评分,监督人员在现场全程监督,面试成绩当场公布。

  (1)综合素质评定<一次面试>:占面试成绩的50%。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式进行,主要测试应试者应具备的思想政治水平、临场应变、组织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

  (2)岗位匹配评定<二次测能面试>:占面试成绩的50%。就某一课题让面试者到拟任职单位进行实地调研(时间为4天左右),之后以演讲答辩方式进行二次测能面试,重点测试应试者的岗位匹配程度。

  (五)确定考察对象和公示

  市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面试成绩,按照1:3的比例确定每个职位差额考察对象的提名人选,并组织进行“一述一推”确定差额考察正式人选。每个职位考试前3名考生在推荐会议上陈述个人简历和本人近年来工作业绩,胜任职位所具备的条件,围绕报考职位如何发挥作用、履行好职责等,参会人员按照1:2的比例进行会议推荐,按照推荐率由高到低的顺序和有关组织程序,每个职位确定2名差额考察人选,并对考察人选进行公示。

  (六)组织考察

  按照《干部任用条例》有关要求和市委公选工作安排,由乌苏市委组织部统一组织考察组对考察对象进行考察。考察采取考察预告、征求单位纪委等有关部门的意见、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考察对象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并在所在单位范围公示),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进行,突出“德”和实绩的考察。

  (七)市委常委会综合评定

  由市委常委根据应试者的笔试成绩、面试综合表现、组织考察情况对应试者的政治理论水平、写作能力、工作经验、语言表达能力和岗位的适应程度进行综合评定。

  (八)决定任用

  根据笔试、面试、考察和市委常委会评定情况,市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拟任人选建议。经市委组织部部务会研究后,报市委常委会议讨论决定。拟任职人选经任前公示后,没有发现影响任职问题的按照有关程序办理任用手续,并实行试用期制。

  对经过严格考察,市委常委会研究确无合适人选的职位,该职位选拔可以空缺。

  七、公开选拔的组织机构

  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工作在市委领导下进行,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实施。成立乌苏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对公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决策和协调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公选工作的组织实施。

>>2012年新疆公务员笔试必看课程 华图网校在线模考系统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2012新疆公务员考试课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