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时间表确定 涉126万机构4000万人
5年规范分类,10年形成新管理体制,中国确定事业单位改革时间表,涉及126万个机构。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将向何处去?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度雾里看花的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终于勾出了清晰脉络。权威消息称:中央已经确定了一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时间表——到2015年,中国将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到2020年,中国将形成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这意味涉及超过126万个机构,4000余万人利益的事业单位改革,将全面开闸。新一轮的事业单位改革将改什么?怎么改,谁受损?谁获益?
按照社会功能,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就是将承担行政职能的变为行政机构;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转为企业;保留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
在这张时间表中,事业单位分类将成为第一个五年改革目标的一项硬性指标。中央党校教授辛鸣昨晚接受《新闻纵横》吴喆华采访时表示,这次改革的主要思路是“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其中“管办分离”是改革的主体。
辛鸣:首先,本来是行政管理的职能,现在以事业单位的面目出现。既然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就应该政事分开,让行政职能回归行政机构。
第二种情况是社会上肯定会有一些市场解决不了、也不愿意解决的事情,也就是公益事业,这是事业单位必须承担的责任。政府就要把这些事情和把干这些事情的人养起来,管办分开,但回归正业。这是未来事业单位改革的主体,就是要让事业单位名副其实的成为事业单位。
第三种情况,本来是市场可以做的事情,却挂了事业单位的名义,就应彻底走向市场。
事业单位改革涉及相关的人事聘用、机构编制、管理体制、绩效工资、养老保险等改革和试点等方面,利益关系盘根错节,改革阻力巨大。辛鸣表示,事业单位改革,可以汲取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
辛鸣:中央政府下决心了,这表明什么?改革的态度一定要坚决,日程表一定要落实。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回过头来看一看十余年前国有企业改革中一些被证明可行的做法,完全可以成为今后事业单位改革中可以参照和借鉴的做法。
随着全面聘用制的推行和绩效工资制的实施,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入。下一步改革从将从哪突破?长期从事事业单位改革研究的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工资福利研究室主任何凤秋表示: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
何凤秋:事业单位改革有几个事情要做,比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各地基本已进行得差不多了。下一步要做的是什么?扩大聘用制度,还有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改革。从各地实行的情况看,义务教育基本绩效工资已全部实施,公共卫生部门绩效工资已全面展开。现在,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其他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正在各省逐步、稳步推进。再有,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各地都在试点。所有事业单位改革今后的方向是这些方面的改革都要逐步完善,一步一步往深入推进。
“功能明确、运行高效、治理完善、监管有力”。中央明确提出这样16个字,为2020年我国事业单位的体制机制描绘了一张蓝图。美好蓝图中,到底谁能获益?
何凤秋表示:目前,通过绩效工资改革,义务教育学校的老师、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医生的待遇已经明显提高。
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改革会降低事业单位养老水平的担心。何凤秋表示,改革后的养老水平变化不会太大。事业单位可以学习企业的职业年薪制度,减少退休后的待遇落差。
何凤秋:下一步,绩效工资会往什么方向走,很多义务教育学校平均大概涨了200元钱左右。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也已兑现。除了这两大块,其他事业单位,比如医院、高校,有些省已开始往前在推进。下一步改革是实行养老保险,不可能一下让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下降很多,可能参照企业,企业有职业年金。针对事业单位各个行业不同的特点,是不是可以考虑设立职业年金。这样,总体来看,职工退休以后待遇不会降低很多或不会降低。
令人关注的是,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在这次改革中被特别强调。何凤秋表示,具有公益属性事业单位将因此受益,获得更多的财政保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