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招考资讯 >“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带人类了解月球背后的故事

“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带人类了解月球背后的故事

2019-03-26 17:01  |  华图在线  |  责编:徐珂 点击收藏

【月球的运动】

  为什么在这之前,人们没有见过月球“背后的故事”呢?完全可以等月球运动的时候“背对”我们,再找准时机一探究竟啊。

  这其实与月球的运动息息相关。我们都知道月球的公转周期大约是一个月左右,这其中排除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月球真正的平均公转周期约为27.32日。但是月球的自转你了解多少呢?

  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还以27.32日的周期独自旋转着。对!你没有看错,月球的公转和自转周期相等。不仅如此,月球的公转和自转方向还都是自西向东的逆时针旋转,因此,从地球看过去,月球就像《九品芝麻官》中围着星爷吵架的老板娘,一直“面对”地球而看不见“后脑勺”。这一现象也被称为“潮汐锁定”。

  因此,到月球背面去看看,成为了世界上航天大国共同的梦想。而这一梦想,已经由中国人实现了,这是嫦娥四号的一小步,但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

【“鹊桥号”中继卫星】

  即使月球只能“面对”地球,那也不能在人类首次登上月球之后50年(1969年,来自美国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坐阿波罗11号进入太空,登上月球,实现了首次人类登月探索),才实现对月球背面观测的壮举吧?这其中一定有bug。

  对宇宙的探索,不论是指令信号还是回传数据,都需要借由电磁波来实现。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电磁波沿直线传播,虽然通过不同介质会发生折射、反射、衍射、散射等,但是总的来说,卫星的通信还是依靠真空中直线传播的电磁波来实现的。

  既然月球背面一直“不为人知”,那么自然就无法通过电磁波来进行通信。可是不用电磁波也不能架光缆啊,所以就像人们想看到自己的背面一样,实现对月球背面的卫星通讯需要一面“镜子”。而“鹊桥号”中继卫星,就是这面镜子。

  2018年5月2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如图所示,“鹊桥号”位于月球之外的拉格朗日L2点上,位于这一位置时,“鹊桥号”就能保持相对于地球和月球的基本静止。

  虽然在两个较大天体所构成的系统中,按推论有5个拉格朗日点,但是只有在月球外侧的L2点,才能够同时满足地球与玉兔二号相互通讯的需求。

  此外,位于L2点的中继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与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同。通过巧妙的设计,维持L2点的位置所消耗的燃料较少,太阳能帆板的效率也因较少受到阴影影响而有所提高。

【“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

  中国航天创建60余年来,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一系列辉煌成就。我国目前已进入航天大国的行列,但仍不算航天强国,需要在天地往返运输能力、载人航天能力、深空探测能力和卫星应用能力4个方面进一步提高。但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目标,让航天人探索宇宙、逐梦太空的步履更加坚定有力。

  *部分资料来自于中国探月与深空探测网、新华社发布发表的相关内容。

  12  共2页
11
{literal} {/lit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