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时政热点 >
时事评点:多一点“黎民情怀”
2012-06-15 13:47  解放日报 点击: 载入中...

   最近有两则关于农民工的新闻热议颇多:一则是一些农民工到洛阳伊川县范仲淹墓前跪拜,祈求范公显灵,帮他们要回被欠的工钱;一则是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因通过微博邀请农民工吃饭,8位报名者作为代表赴宴,席上说了很多心里话,却有网民斥副厅长“作秀”。

  两则新闻放在一起看,很有意思。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中国人差不多都能背上一两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历代名臣之中,范仲淹可谓是民本思想极重的一个人物,他的忧,很大一部分忧的是 “穷檐之疾苦”——史载,范仲淹在任右司谏时,京东水灾,灾民遍于开封,本来这事跟他无关,他却上书言事,面陈救灾,责问皇帝宫中一日无食该如何?因此事难办,职官推托,皇帝派他去,他救济安抚了灾民,还带回灾民充饥的鸟味草交付皇帝让宫人尝尝。

  范仲淹一生被贬多次,但面对黎民之苦,向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种“为百姓请命”的气节,“爱民如子”的精神,现在都不大讲了——有人说,现代社会了嘛,民众若是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完全可以用法律去保护自己,而不应该再寄托于清官或贤人政治。大概也是因于此,那位请农民工吃饭的公安厅副厅长,才被某些人鄙之以“作秀”,虽然副厅长本人否认了“炒作说”,但他也表示,这纯粹是自己周末的一次个人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

  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化、理性化和非人格化似乎是全球政府机构发展的潮流。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责任伦理”理论,政府的组织架构,由严格的职务或任务等级序列,每个个体被分割成各自独立的部分,完全排除个人的情感纠葛。政府机构还拥有完美的技术化程序和手段,就像一部运转良好的行政机器,要求其成员只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而作为领取工资和薪金的国家行政人员,也摆脱了过去那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先赋使命感,与一般的职场雇员无异了。

  当然,对权利义务体系的规定细致而明晰,可以使每个人都能照章办事并避免寻租和权力无限扩大。但程序化、公式化也会带来官僚主义八股化和僵硬化的危险——比如,许多农民工说起讨薪过程中的最大痛苦,就是“感觉自己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不知到底该找哪个部门”,这背后固然有制度不顺的原因,但是否也因为我们的有些行政人员离百姓实在太远、对底层的疾苦缺乏体察?制度再好,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最后都需要人来执行。对群众是否有感情,当然决定着服务质量的高低。当农民工上门求助时,公务员们是微笑着还是板着一张脸,效果可能全然不同。同样的,请农民工吃顿饭,即使不能马上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但聊一聊家常,听一听烦恼,交流一下情感,何尝不是对农民工兄弟的一种服务?说得大一点,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还是个政治问题呢。

  范仲淹曾主张,为政者应当“究其所病,察其所宜”,“彼患困穷,我则跻之于富庶;彼忧苛虐,我则抚之以仁慈”,这种情怀,历千年而不褪色。而农民工们讨薪不成,还是要到范仲淹墓前哭诉,从中亦可见民众对于好官的朴素期待——大概不能说这种“清官情结”就是完全落后的。当今的公务员,在强调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规则之外,是不是仍然可以学学范仲淹这位古人,以国事民情为忧,亲民爱民,甘苦与共呢?至少,不能让农民工把讨薪的希望寄托于范公显灵吧。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