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时政热点 >
时事评点:地方政府不是企业的人力资源部
2012-05-01 09:31  新京报 点击: 载入中...

   发展地方经济,政府的“帮忙”应有边界,非常规的、反市场的,甚至违法违规的手段,恐怕只会适得其反。

  自从成都2010年引入富士康这只“金凤凰”后,许多当地公务员在年底考核中就多了一项任务——帮富士康招工。然而,招工远比想象中难,有的公务员招不到人,只能自己去富士康“顶工”——上15天班,算完成一个名额。(据4月28日《经济观察报》)。

  地方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本无可厚非。然而,这种服务贴心到把政府部门变成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把政府公务员变成了企业的招聘员,显然过了。如此大规模的招工招聘,花钱不菲,有没有征求纳税人的同意?公务员跑去工厂上班,谁来为民众提供服务?招工任务还会随着企业生产情况的变化而随时追加,让基层政府如何能正常工作?

  不仅如此,这其中还涉嫌违法违规:公务员招不到人,就要被迫到企业顶岗,这算什么,是处罚吗?翻遍公务员法,也没有这样的处罚条款;招工任务层层下达到村,村民如果家里没有亲属在富士康上班,1万元的危房改造补贴就要扣掉1000元,将公共服务与就业单位捆绑,涉嫌侵犯公民权利;招到人后,地方政府组织干部全程护送,警车开道,救护车随行,明显是在滥用权力;一些职业技校把年轻学生派往富士康做学徒工,存在涉嫌违法用工的现象。

  为了一家企业,地方政府动用庞大的资源,把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其中,这也有违市场的公平。政府对于所有企业,应当一碗水端平,不应厚此薄彼,在劳动力供应紧张之下,动用公权力帮一家企业争夺劳动力资源,那势必对其他企业不利,那些企业岂能服气——同向政府纳税,为何我们要低人一等?报道说,其他一些企业也开始要求政府提供“富士康式”的招工服务,这就让当地政府骑虎难下。

  劳动者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本是自愿、平等的交易,它应受市场规律的调节。用行政之手的干预取代这样的自由交易模式,必然是反市场规律的,难以长期持续。可以看到,尽管当地政府如此兴师动众为富士康招工,但由于富士康的工资福利待遇与人们的期待有很大差距,所以人招得多,走得也多,富士康依然经常处于人员短缺的状况,为此,企业不满,让政府也疲于奔命。

  地方政府为企业招工,却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这样的事实无疑再次提醒我们,发展地方经济,政府的“帮忙”应有边界,非常规的、反市场的,甚至违法违规的手段,恐怕只会适得其反。政府服务企业,当恪守权力本分,合乎法律法规,尊重市场规律,如此,才有利于构建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增长,否则,即便一时间能取得傲人的发展成绩,但其能持续多久,将是个很大的问号。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