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时政热点 > 申论素材集 >
面对家暴,别和我谈忍
2019-03-26 18:05  华图在线 点击: 载入中...

  一、热点概况

  2018年11月20日,蒋劲夫日裔女友中浦悠花在Instagram上晒出脸部、身体的淤青照片,曝遭蒋劲夫家暴。同日,蒋劲夫在微博上承认家暴并道歉:“这一个月一直在忏悔和悔恨中度过。对不起悠花,我冲动的行为伤害了你和你的家人,不论什么原因,我都不应该动手,我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不做任何辩解,我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接受惩罚。在这里,诚恳地向大家道歉。对不起爸妈,对不起我的朋友,对不起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我的人,让你们失望了,对不起。”11月27日,日本警方对蒋劲夫发布逮捕令,第二天,蒋劲夫自首。

  二、主流观点

  @李明舜(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对家庭暴力零容忍,它的核心含义就是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都是违法犯罪,任何家庭成员都不能忍受任何的暴力,任何人都没有向他人施加暴力的权利,任何人都有不遭受家庭暴力的权利。

  @方刚(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在现实生活中,反家暴大多是鼓励受暴者(主要是女性)不再沉默,采取行动,如以向亲朋、妇联求助,向公安报警,向法院起诉等方式来解决家暴问题。仅仅是受暴者觉醒,远离施暴者,并不能彻底解决家暴的问题。

  @郝麦收(天津社会科学院老年问题专家、教授):女性专制主义是导致男性遭遇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而中国长期的家长制则是生成女性专制主义的土壤。

  三、深度分析

  (一)家庭暴力的实质

  家庭暴力的实质是一个公民对另一个公民施暴。

  (三)家庭暴力的原因

  1.错误观念长期存在。

  一是认为“家丑不可外扬”,这实际上是把家庭暴力看作个人隐私和家庭因素,没有认识到家庭暴力已经是违法犯罪行为,不单是家庭私事这么简单。二是中国人过去有法不入家门的传统,不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是中国人处理家庭事务的传统,所以有事往往是通过家族规则去处理,而不是通过国法。

  2.一些人性格扭曲、品行不端。

  一些男性性格扭曲,常常无端怀疑配偶生活作风不检点,不许配偶和异性说话,不许配偶贴补家用外出打工赚钱,配偶若有反抗,就会遭到家庭暴力;一些年轻男性沾染上不良习惯,如在外赌博输钱后,逼妻子出去借钱,借不来就会遭到暴力。

  3.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不够细化。

  通过研读《反家暴法》就会发现,我国法律在责任承担以及救济途径方面的规定比较笼统,甚至存在惩处“过轻”之嫌,并不能有效地制裁施暴者。

  4.在法律宣传和教育方面开展得不够广泛和深入。

  许多公民没有意识到家庭暴力是侵权行为和违法行为,而社会舆论对此采取宽容态度而未能给予及时的、大张旗鼓谴责,对致暴者没有形成威慑作用。

  (二)家庭暴力的危害

  1.侵害了受害者的人格尊严和人身权利。

  2.影响子女身心健康。

  经常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更容易使孩子的情绪产生恐惧、焦虑、厌世的心理,轻者影响孩子的情绪,他们自卑、孤独,影响学习和生活;严重时,孩子们会离家出走、荒废学业,甚至还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3.破坏家庭和睦氛围。

  在一个家庭中,经常发生家庭暴力的,必然影响夫妻感情。当妻子无法忍受丈夫的暴力时,以选择离婚、离家出走、甚至以暴抗暴等途径摆脱遭受的暴力,致使家庭破裂、毁灭。

  4.危害社会安定局面。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暴力行为导致家庭氛围紧张,进而影响社会风气,导致整个社会不安定、不和谐。

  (三)解决家庭暴力的对策

  1.完善《反家庭暴力法》,细化相关规定。

  一是要重塑“家庭(成员)”的认定标准及扩大“暴力”的表现形式,拓宽“家庭暴力”的范围;二是适当引入反家暴公益诉讼以弥补近亲属代为起诉制度的不足;三是从报告主体、报告时限、报告义务的引发标准与法律责任等方面细化强制性报告义务的操作规则,以此增强反家庭暴力相关法律机制的可操作性。

  2.建立防范家庭暴力的社会综合体制。

  我们要鼓励和提倡社会力量监督和控告各种家庭暴力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劝阻、制止和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的权利和义务。要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即预防和制止婚姻家庭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同时,要建立多层次多机构的社会支持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居委会等组织的调解作用;强调执法机关及时介入,有效制止的职责;建立类似于国外妇女庇护所性质的社会救助机构,以帮助受害人及时摆脱家庭暴力。

  3.加强道德和法律的宣传教育。

  一是借助舆论的力量,使不道德者受到应有的舆论谴责,倡导良好的婚姻道德风尚,使反对家庭暴力的观念深入人心,扭转许多人以前的错误认识,进而对暴力进行积极抵制。

  二是对有关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并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是通过多种渠道对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妇女和儿童进行教育,使他们真正地自立、自尊、自强,认识到并敢于维护自己的权利,敢于对家庭暴力说“不”。

  四、参考文章

社会零容忍,弱者有保护

  都说家是避风的港湾、情感的归宿,然而现实中屡屡发生的家庭暴力,却让这个本该承载着脉脉温情的地方变成了不少人的噩梦。一例例家暴新闻都一再告诉我们,反对家暴不是小事情,必须全社会高度重视起来。

  诸多因素共同助长了家暴的嚣张气焰。长期以来,受到“棍棒底下出孝子”“家丑不可外扬”“男尊女卑”等一些陈旧观念的影响,家庭暴力往往也被视为“无可厚非”。从更深层次来看,为什么家庭暴力屡禁不止,还和家庭内部权力地位不平衡有关。妇女、老人、未成年人之所以容易成为家庭暴力的实施对象,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们生理与经济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导致深陷家庭暴力,却有口难言、难以摆脱困境。

  家暴只有第0次和第N次。暴力是解决纠纷最不恰当的一种方式,而把暴力引入家庭内部,把施暴的拳头指向自己最亲近的人、本该呵护的人,不仅让家庭失去了本该拥有的温暖,也在行为上触碰了法律的底线,不论从哪一种意义上讲,不论是何种形式、因何原因产生的家庭暴力都应当被禁止,反对家暴就是对弱者人身权利的保护。自2016年《反家暴法》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家暴受害者有了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意识,越来越多的人敢于向家暴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今天,每当恶性家庭暴力事件一经曝光,就会引来舆论的一致谴责;遭遇家庭暴力的人,也可以求助于各种各样的机构。家庭不是法外之地、家暴不是家务事的观念渐渐深入人心,对暴力零容忍、保护弱者权益,日益构成当下社会的共识。

  但是,现实常常提醒我们,不能过于乐观,消除家暴现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出于经济或心理的依赖、对亲情的顾虑等原因,很多受暴者不敢拿起法律武器;由于缺乏认知,一些受暴者还不知道已经有了专门的法律可以保护自己。除了这些,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社会观念。某自媒体专门发文普及家暴相关常识,居然有人留言说“也得看打人的原因吧,有些原因是该打的”,并获得数百点赞。该自媒体作者“崩溃”地回复这条留言说:“完了今天又白写了”。时至今日还有人认为家庭暴力在某些条件下情有可原,可见陈旧观念是一种多么顽固的力量,观念的转变需要多么大的努力。

  家暴的真相只有一个,就是有人施暴。当更多的人认识到家庭暴力是一个法律问题,在发生家暴事件时停止关于“为什么动手”的发问,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施暴者的惩戒上,才能形成对家庭暴力“零容忍”的社会氛围,帮受暴者打破沉默。当反对家庭暴力成为共识,当机制上有部门合力,社会上有热心的你,才能筑起反家暴的铜墙铁壁。

  (来源:人民日报时评,有修改)

看过本篇的网友还看过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更多>>名师讲座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