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时政热点 >
时事评点:重温“最后一课”
2012-05-11 09:57  人民网 点击: 载入中...

  初中语文课本里收录了法国作家都德的文章《最后一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孩子们,我这是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学校只准教德语,新的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所以我请你们一定要专心听讲。”

  当时读这段话,并无特别的感触。长大了,这段话却越来越经常地出现在脑海中。

  来看几则事件:

  华东师范大学团委曾针对在校大学生发放“传统文化与大学生认知”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中对3个历史典故“闻鸡起舞”、“投笔从戎”、“三顾茅庐”的了解程度进行调查,有68%的同学回答,仅仅是“了解一些”,还有16%的同学完全“不了解”。

  浙江工商大学也曾就“大学生传统文化观”这一主题,对400位在杭高校的大学生做了次问卷调查。“您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是问卷设计的问题之一,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传统小吃”的学生最多,高达32.4%,远远超过戏曲、古诗词等。

  调研结果,并不乐观。

  记得曾有这样一种说法,当代青年人是在“富有”与“贫瘠”之间游走的一代人。

  之所以“富有”,是因为当代青年人,尤其是身处高校的大学生们已经可以极其便利地从互联网上获取他们需要的一切信息资源,第十九次互联网报告显示,24岁以下年轻人已经占据网民总数的50%以上,青年人可以凭借科技手段让视角伸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说其“贫瘠”,是因为尽管信息的高度发达可以帮助青年一代“无所不晓”,但却也因为他们与世界融合得太紧,而淡化了自己身上的“中国”色彩,尤其表现在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漠与疏离。

  于是,这样的情景经常可见:大学生们会因自己能够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而欣喜,却不会因为可以流利地背诵《满江红》而骄傲;青年人会因自己没能第一时间了解“苹果”公司的最新产品而懊恼,却不会因为自己从来没有读过四大名著而惭愧。

  说到这儿,不禁想起了两年前的“语文门”事件,在2010年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等5所高校分别举行的2010年自主招生考试中,部分高校针对理科生的测试取消了语文考试,英语测试却占据相当的比重。一些教育界人士直指:同为语言范畴的汉语和英语,在高校的考试中地位“悬殊”,如此指挥棒将产生不良影响。

  尽管有高校对此也很委屈,“不应该把是否设立该科目考试直接与学科的重要性相挂钩。”但是“语文门”事件还是多少印证了多年前余光中先生在“哀中文之式微”中所表达的忧虑:“古人读书,经史子集,固亦浩如烟海,但究其范围,亦不出人文学科,无论如何,总和语文息息相关。现代的中学生,除了文史之外,英文、数学、理化、生物等等,样样要读,‘于学无所不窥’,俨然像个小小博士。中学课程之繁,压力之大,逼得学生日与英文、数学周旋,不得不将国文贬于次要地位。”

  “如果任由教育制度和大众传播的方式发展,中文的式微是永无止境。”避免当年余光中先生的担忧成为现实,让青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学习成为一种自觉,需要很多人一起努力:营造一种尊重、呵护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教育机构与全体教师对传统文化传承与教授的重视,探索更为符合年轻人喜好的传统文化的教导方式……

  曾经听几名正在备战GRE、TOEFL考试的学生如此笑谈:“今天我狠狠地学英语,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让外国人狠狠地学汉语。”虽是笑谈,但话语中却有着一份期待,一份很多人心中的期待。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