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时政热点 >
一周时事热点汇编7月18日-7月24日
2011-09-15 16:36  半月谈 点击: 载入中...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三公经费”

  国务院办公厅7月20日公布了其部门2010年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和2011年预算情况。国务院办公厅部门预算中使用财政拨款开支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的单位共有2个,包括:国务院办公厅机关(以下简称国办机关)、国务院研究室。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为446万元,决算数为438.46万元,比预算数减少7.54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121.76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299.85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16.85万元。2011年,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为440万元,比2010年预算数446万元减少6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129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94万元,公务接待费17万元。

  国家海洋局公布“三公经费”

  7月20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国家海洋局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为9694.14万元。据介绍,国家海洋局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中,因公出国(境)费992.2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4418.09万元,公务接待费4283.85万元。2010年国家海洋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数合计9784.31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992.2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4508.26万元,公务接待费4283.85万元。国家海洋局表示,此次公布的“三公经费”包括海洋局本级和中国海监总队、极地考察办公室、各海区分局等所属5个行政单位、19个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和51个直属事业单位因公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含执法值勤车辆)和公务接待费(含外事接待费)。

  质检总局:微生物等项目成为进口食品不合格的主因

  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李元平7月20日在例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在2011年上半年质检总局所属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出的质量安全不合格进口食品中,微生物、品质和食品添加剂等项目为主要不合格原因。李元平表示,上半年,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的进口食品665批、化妆品36批。不合格食品涉及20类产品,主要不合格产品是乳制品类、饮料类和粮谷及制品类;不合格产品来自97个国家或地区。此外2011年6月份,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的进口食品、化妆品98批次,涉及17类产品。对以上不合格的食品、化妆品,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均采取了退运或销毁等措施,未进入国内市场。公众可在质检总局网站上查询详细信息。

  最高法:腐败智能化期权化现象突出

  7月20日从最高人民法院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08年至2010年,全国法院共审结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79560件,生效判决人数80883人;2010年与2008年相比,职务犯罪案件数量上升7.2%。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介绍,2010年全国法院共审结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27751件,生效判决人数28708人,其中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5906人。他介绍,当前职务犯罪案件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职务犯罪种类多表现为贪污罪和受贿罪,2010年全国法院审结的贪污贿赂案件占同期审结职务犯罪案件总数的84%;其次是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渎职犯罪。二是涉及领域广泛,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职务犯罪多发,资金密集领域和行业职务犯罪现象严重,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逐年增多。三是犯罪数额巨大的案件时有发生,有的案件犯罪数额达到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此类案件案中有案、案外有案,“窝案”、“串案”频发,案件牵涉面广,危害后果严重。四是作案手段隐蔽化、智能化、期权化现象突出。受贿犯罪中,通过收受“交易”差价、“股份”分红、“投资”收益、“劳动”报酬等形式收受贿赂较为普遍,增加了查办和惩处的难度。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