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时政热点 >
时事评点:“男女大防”与“防毒面具”
2012-04-16 15:26  人民网 点击: 载入中...

   近日,杭州某高中爆出“防早恋”校规,要求男女生不得独处。细细一打听,全国各地有类似规定的学校竟不在少数。

  这不禁让人想起鲁迅先生的幽默:“同学同泳,皮肉偶尔相碰,有碍男女大防。不过禁止以后,男女还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间,一同呼吸着天地中间的空气。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呼出来,被那个女人的鼻孔吸进去,又从那个女人的鼻孔呼出来,被另一个男人的鼻孔吸进去,淆乱乾坤,实在比皮肉相碰还要坏。要彻底划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气流通,又防抛头露面。”虽是幽默,但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依这些学校的思维方式,怕是也要给每个学生配副防毒面具吧。

  类似的校规之所以产生,表面上看,似乎迎合了某些家长的心愿。用一位母亲的话说,平日最担心的就是儿子早恋,“别说规定男女生不得独处,就是关禁闭,只要能防早恋,我也乐意。”一直以来,因影响学习等原因,早恋被学校和家长视作洪水猛兽,“严禁早恋”也早已成为中小学校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逾矩者即被视为“异类”。

  本来,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度过青春期,防止早恋,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而硬性规定“男女生不得独处”,说白了是学校推卸责任、搪塞家长。“孩子早恋了不能怪学校啊,我们有明文规定,不信你来看。”试想,如果规定男女生不独处就可防止早恋,那为了防止车祸,是否应该规定两辆汽车不得同时上路?

  让青春期的孩子学会与异性正确相处,是中小学教育的应有之义,是学校和家长的责任和义务,绝不是“戴防毒面具”就能解决的。对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此类规定搞不好还会弄巧成拙,如男女同学一起写作业、打扫卫生、办黑板报,本来两小无猜,但此规定一出,一不留神就会让学校和家长贴错“标签”,最后弄假成真也不无可能。

  前段时间,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热映,唤起了无数人对青春的美好回忆,如果将“男女之大防”的校规搬到片中中学,青春的美好情愫还将存在吗?其实,简单粗暴地干预男女生相处,是对成长规律的违背,孩子长大以后,有可能难以与异性相处,不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情感、事业和生活。

  当然,早恋的“青苹果”因其不成熟,有着诸多害处。应对早恋,宜疏不宜堵。对尚存叛逆心理的青春期孩子来说,润物无声也许能接受,狂风暴雨反而会激发其反抗的心理。在很多严格规定男女生相处的学校,很多早恋从“地上”转到“地下”,特别是在手机、互联网的时代,此类规定形同虚设。而且往往是同学们都知道,只瞒着老师一个。

  面对早恋的孩子,家长、老师应该平心静气,设身处地与孩子促膝而谈,只有畅通了交流渠道,打开了孩子心扉,使其真正明白了不能早恋的道理,问题才会迎刃而解。因为,对于心灵的问题,只有以心换心才可以解决,用一把尺隔开男女生,将“独处”视为大不可,实在是学校的无为,老师的无能,家长的无知。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