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时政热点 >
时事评点:“剧本荒”让戏剧伤不起
2012-05-01 14:27  天天新报 点击: 载入中...

   剧本是戏剧演出的基础和前提,它的文学价值历来为人重视,以致著名学者梁实秋认为,好剧本是供有感悟力的人阅读品鉴的,而不是供一帮艺人随意扮演的。

  戏剧的创作与演出,本来是一体两面、互为表里的事情,然而近年来,却出现了颠倒错置,剧本的艺术质量被人为忽视,场面性的炫目演出日趋强势。一方面是演出市场的喧闹,你方唱罢我登场;另一方面却是剧本的创意不足,低水平重复,不足以供后人研究与解读,“剧本荒”的问题再次引人关注。

  剧本创作难发表难

  “剧本荒”的表现形式首先是创作数量的严重不足,而此不足的背面则是创作人员的边缘化和整体素质的下滑。据不完全统计,河北、河南、广西等省区的专业戏剧创作人员,大都不足以10人计。随之而来的还有剧本发表园地的锐减,一些在上世纪80年代兼发剧本的文学刊物,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对戏剧关闭门扉,剧本被逐出了文学的伊甸园,单行本的出版更是难上加难。剧本难以创作、创作难以发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戏剧。

  在探讨如何走出戏剧低谷的问题上,理论界并非没有责任。那时,人们没能看到危机的实质,是创作观念的落后和剧本构思的僵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内涵的贫瘠与艺术质量的低下,反而把戏剧危机中的诸多问题,一股脑地归结为表现手段的欠缺,于是将主要精力花在了形式革新上。结果是,不仅未能使积弱的戏剧恢复活力,反而迅速将导演中心制绝对化,剧本成了任人剪裁、拼贴的素材,剧作家被导演、被剧场边缘化。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商业大潮席卷而来,剧场变成了卖场,快餐式文化兴起,票房的多寡成为演出成功与否的标志。

  人文精神的缺失

  不可否认,时下戏剧创作热闹风光,时有佳作出现。但是近年来,思想弱化、主题平庸、创意贫乏、人物扁平的问题已经日趋严重。剧作家面对商品经济的大潮,面对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以及迅速变化的社会现实,失去了直面与判定的能力,对人性的复杂性失去了探索的锐气……如此一来,戏剧的精神诉求明显弱化。

  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斯林认为,戏剧是特定情境下人类灵魂的实验室,自有戏剧以来,其对于人类存在的普遍困境和人性内涵的深入开掘就不曾停止过。因此,戏剧不仅仅是高台教化或简单娱乐,它还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引导人心向着崇高的伦理道德和永恒正义迈近的阶梯。

  戏剧固然是综合的艺术,但是剧本的创作却是剧作家个体精神与生命意识灌注其中的产物。因此,我们应当尊重艺术的规律和艺术家创作的自由。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